
黄弢:受内忧外患的干扰,今年以来A股整体呈下行趋势,跌幅较大。从当前位置来看,内部股权质押风险、民营企业家信心问题都引起关注并在逐渐化解的过程中,外部风险预期也出现缓和迹象。对于经济本身的下行,投资者已有充分预期,政府也在采用积极财政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从经济结构来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最大力量,这一块仍相对稳定,因此对于经济没必要更悲观。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估值很低,风险已经释放得很充分,下行空间有限。从政策、经济和估值三个维度来看,市场都具有反弹的契机。
到202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将增至8.29亿,需求会进一步增加。而Statista估计,到2022年,印度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将达到4.425亿,比2017年的2.992亿用户增长了48%。越来越多垂直领域的服务公司也开始将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转移到移动平台上,比如PayTM在线支付服务,Ola在线叫车服务,初创公司UrbanClap的在线家庭服务预约等等。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印度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这些服务。
业界希望民营银行可以发挥鲶鱼效应,搅动商业银行,甚至整个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让普惠金融能真正落地。从监管层公布的数据来看,经过三年的积累,民营银行的业绩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而2016年网商银行净利润3.15亿元,实现盈利。但如果没有线下网点,不摆脱股东生态圈,网商银行要想持续高速发展却也并非易事。
他们通过一系列强大的智能手机来做到这一点,从低端到超级高端Galaxy S系列。但是,现在就连三星稳固的老大位置也受到了中国企业的挑战,尤其是小米的挑战。有趣的是,小米在智能手机发货量中增长了290%,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为23.5%。小米已经开始“超车”谋求老大的位置了。
比较确定的赢家包括:关键核心技术的创业项目,今后能够更好的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和服务,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应的,中国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也会随着这个过程而不断完善。而在科创板试行注册制的任务交给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也将有力地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2018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网商走向线下。”黄浩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坦言。2000万的小微企业,6000万个体工商户,加上没有牌照的个体经营者,中国目前有超过1个亿的存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被大中型传统银行拒之门外。而网商银行要走向市场,跳出阿里生态圈,如何走到线下是很重要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