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国产丨精品|亚洲
添加时间:持续加大减税降负力度记者: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负政策提升企业发展动能,请问目前整体减税情况怎样?税务部门下一步如何更好帮助企业减税降负?王军:今年以来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和税收优惠政策减税数据,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减税政策支持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税收收入和减税数据总的特点是“一降一升”,即减税规模提升较多,相应带来税收增速下降较大。今年前10个月,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24046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增幅为10.7%,但5月1日实施增值税降率等系列减税举措前后增幅变化明显。前4个月税收收入增幅为16.8%,后6个月税收收入增幅回落到6.4%。今年后两个月,随着个人所得税减税和提高出口退税率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减税规模将大于计划规模,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将继续回落,预计与现价GDP增幅大体相当。
与此同时,自英国与欧盟开启脱欧谈判以来仍未取得重大进展,投资者们持续计价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后果,值得注意的是,欧盟领导人将于9月20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会晤,讨论英国脱欧问题。最新消息显示,英国内阁据称计划在9月就无协议脱欧召开会议,英国据悉寻求在无协议脱欧的情况下维持爱尔兰边界开放的途径。
11月5日,针对公司产品的名称由来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致电苏州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购买过“协和维E乳”的宋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自己购买了三瓶“协和维E乳”。“我在抖音和小红书刷到‘协和维E乳’的相关推荐,根据推荐内容,这款产品价格便宜且具有保湿功效,而‘协和’二字让我以为是北京协和医院生产的产品,对产品质量和功效不存在质疑后进行了购买。”宋女士如是说。
报道称,为了让“救命药”更容易获得,中国政府在2016年启动了价格谈判,但仅有3种药品通过了国家药价谈判。在去年的第二轮谈判中,中国政府邀请更多制药企业参与谈判以引入竞争,最终有36种药品被纳入医保。报道还称,在上述17种药品中,有10种是2017年后上市的新药。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降低进口关税特别是消费品关税的措施。这一举措,是否会对未来国内从事消费品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带来压力?对此,刘学智向记者表示,相关减税措施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对国内制造业企业带来一些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引进国外高端消费品会促使国内制造业减少过剩产能,向提供高技术供给转变,从而提升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这对于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是好事。
一家外资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在央行举行座谈会后,他所在的银行内部迅速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控制企业远期购汇规模。比如企业远期购汇额度若超过实际外贸投资需求,远期购汇额度将被大幅削减,银行将严格按照外汇付款实际需要分期售汇。二是从严打击各类违规售汇业务,比如合规部门将自查售汇业务流程,若发现企业购汇资料不全或存在遗漏,一律叫停所有购汇审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