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视频永久在线
添加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实现“增速换挡”,构筑新的高质量中速增长平台,取决于能否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潜力,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00美元,不到美国的1/6,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59.6%,发达经济体大部分超过80%;中国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中国GDP增速6%以上,是美国的3倍;中国创新创业十分活跃;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
总体来说,伴随着央行11月以来调降MLF和LPR利率,1月全面降准,以及地方专项债提前投放等政策支持,叠加外需的边际改善,虽然面临地产周期走弱的压力,未来一阶段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强的韧性。经贸趋缓和,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有利金融市场流动性及估值。两国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于中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中国扩大对美农产品采购,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动物蛋白的需求,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抑制CPI快速上涨的势头,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良好的经济金融条件。另外一方面,协议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约定也有利推动中国成为一个更具活力、以创新为导向的经济体。此外,银行业和保险业等领域的开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部门的竞争和创新。
记者:谢彬彬责任编辑:张申[环球网综合报道]“美国总统又埋下一枚定时炸弹!”德国新闻电视台28日称,特朗普总统退出一系列协议、发起全球贸易战,已让世界处于不确定中,但他感觉还不够,又逼迫全球封杀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国官方就他国进口伊朗原油问题表明“零容忍”的强硬态度后,各方表态不一。有敦促美国要“依法办事”的俄罗斯和欧洲,有想赶紧获得豁免的日本和韩国,还有处于两难境地的印度。
“总的来说,货币市场利率运行是平稳的。需要注意的是,判断资金状况,应根据一段时间市场利率的总体走势和水平来分析,而不是过于关注单个时点的利率波动。”孙国峰说,央行会合理搭配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边界调节,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
融资意愿回暖,金融数据回升。1月16日,央行公布2019年金融数据,中国2019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000亿元,可比口径前值为19937亿元。M2同比增8.7%,预期8.4%,前值8.2%。新增贷款11400亿元,预期11375亿元,前值13900亿元。整体来看金融数据仍保持平稳,当前货币政策效力逐步体现。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39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76亿元多增2002亿元,反映企业融资意愿有所增强。
Genscape在报告中强调,在多空因素交织的背景之下,12月5日的OPEC会议对原油市场意义重大,OPEC成员国对于伊朗被制裁、全球需求萎靡等事件的分析,将影响未来几个月市场对原油供给方的预期。就供给面而言,在该机构看来,伊朗被制裁带来的原油供应下降程度仍具争议,市场预期一些国家将继续从伊朗购买原油。11月2日彭博报道称,美国政府已经同意给予日本、印度和韩国等共计8个国家伊朗制裁的豁免,所有获得豁免国家将在11月5日正式发布。